广州旧房翻新,广州二手房翻新,广州刷漆翻新,广州木地板翻新

广州“十三行”“天子南库”的由来

来源: 本站 作者: dj 发布时间: 2024-10-06 12:48:42 浏览次数: 57

  康熙二十二年(公元1683 年)六月,平定台湾的康熙皇帝颁布了《分别住行货税》,决定“设立金丝行、洋货行两项货店”,金丝行负责向本地商贩“赴税课司纳税”,而洋货行“其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分为行税”,可以说洋货行就是十三行的雏形。经过发展,洋货行以办事效率高、应变能力强和诚实守信博得了外商的信赖。

乾隆二十二年(公元1757年),乾隆皇帝下旨,仅保留广州作为对外贸易港口,广东十三行成为当时唯一能够进行外贸的组织。十三行并不是指特定的十三家商行,数量偶有增减。十三行成立之初,商行多达26家,乾隆四十六年(公元1781年),商行减至4家,一般商行数量保持在十家左右。十三行中,以“同文”、“广利”、“怡和”为魁,其中“同文行”和“怡和行”财雄势大,人脉广泛,先后成为十三行的首领。

    十三行不仅从事海上对外贸易,还享有垄断经营的特权。康熙年间,朝廷相继组建了粤(广州)、闽(福州)、浙(宁波)、江(上海)等四大海关,其中“惟广东粤海专设监督,诚重其任也”,可见朝廷对粤海关的重视。更表明了朝廷对广东对外贸易的关注和期待。

凡是外商购买茶叶、丝绸等国货或者销售外国商品,均需经过十三行。乾隆年间,广州绣坊有50多家,从业人员多达3000多人。1772年,销往欧洲的广绣披肩有8万条。四年后,仅英国一家公司采购的披肩就超过了10.4万条。在十三行的运作下,中国的农业经济达到了巅峰,广州变成了清朝对外贸易的中心。时人用“洋船争出是官商,十字门开向二洋。五丝八丝广缎好, 银钱堆满十三行”来描述十三行的富有。

十三行给广州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。1754年,到港海外商船27艘,税银仅52万两,1790年,海外商船增至83艘,税银达110万两,鸦片战争前,每年有超过200艘海外商船到达广州,税银突破180万两。此后的一个世纪中,十三行缴纳的税款占清朝税收总额的40%。凭借十三行的奥力给,广州在1850年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,排名第四,即便是1875年仍位列第七。朝廷给予的外贸特权,为十三行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。